>>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我区仍为缺碘地区:
食用碘盐是最有效补碘方式
2019-05-15 11:39:17   
2019-05-15 11:39:17    来源:宁夏日报

  5月15日是我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科副科长陈阿丽介绍说,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其中克汀病是碘缺乏最严重的危害。

  “瘿瓜瓜,瘿瓜瓜,一代发,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从新中国成立前六盘山区居民世代流传的民谣中可以看出,碘缺乏病在当地流行,危害严重。我区为碘缺乏病地区,新中国成立前宁夏碘缺乏病无文字记载, 1978年对15个市县的74个乡(镇)调查结果显示,病区共有患者164282人,总患病率为25.68%。

  陈阿丽说,从1995年开始全区普遍供应加碘盐,我区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0年我区以省为单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2011年以县为单位实现了碘缺乏病目标。2007年以后全区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孕妇、学生等重点人群碘营养保持在适宜水平。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陈阿丽说,2017年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我区开展了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工作,水碘中位数为6.6ug/L,显示我区仍为缺碘地区。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为持续落实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制定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我区也制定了《宁夏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3 年之内(2020年底)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氟病和包虫病危害,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记者 李志廷)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